恋爱是为了快乐,选择不爱也是

——一个在理智与感性间来回切换的人的自白

1. 快乐?或许吧

有人说,恋爱是为了快乐。

嗯,听起来挺对的。像冬夜里突然捧到手里的热可可,像是下雨天意外发现包里还藏着一把伞——两个人依偎在沙发上看电影,深夜的电话粥,突如其来的惊喜,还有那些”只有你懂”的默契……确实,甜得让人眯起眼睛。

但后来呢?

争吵像梅雨季节返潮的墙壁,猜疑是鞋底除不干净的小石子,冷战化作喉咙里咽不下去的刺……快乐像被反复冲泡的茶包,越喝越淡,最后只剩下索然无味的冷水。

原来快乐和烟花一样,最灿烂的那一瞬间后往往就是开始消逝的时候。


2. 理性说:该走了

我是个挺矛盾的人,真的。

有时候理性得可怕,像台精密的仪器,滴滴答答地计算着:上周e了几次?失眠到几点?笑容里有多少是勉强?当这些数字累积到某个临界点,大脑就会冷冰冰地弹出警告:该结束了。

“感情不是数学题啊。”朋友总这么叹气。

可如果连快乐都要靠自欺欺人才能维持,那和捧着碎掉的水晶球许愿有什么区别呢?


3. 感性说:再等等

但更多时候,我简直是个被感性牵着鼻子走的傻瓜。

明明知道不合适,还是会因为ta记得我喝奶茶要三分糖就心软;明明清楚该放手,却总在深夜盯着聊天记录发呆,像守着个迟早要停摆的旧钟表。

感性是涨潮时的海浪,一遍遍冲刷着理智筑起的沙堡。

而我?我就是那个在沙滩上反复堆砌的笨小孩。


4. 选择不爱,也是一种自爱

后来才慢慢懂得,恋爱就像养花,光记得浇水是不够的,还得学会及时拔掉烂根。

有些人注定是生命里的昙花,惊艳过一瞬就够了。有些故事停在最动人的章节,反而成了最好的结局。强求着翻到下一页,只会看见潦草的”未完待续”。

“不爱了”不是认输,而是把赌注从别人身上收回,重新押给自己。


5. 所以,现在呢?

现在的我啊,还是会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荡秋千。

偶尔路过那家常去的咖啡馆,还是会想起某个阳光很好的下午。但更多时候,我对着镜子练习微笑,庆幸自己终于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说”就到这儿吧”。

因为真正的快乐不该是戴着镣铐跳舞,而是无论独处还是相爱,都能哼着歌走路。

无论是选择拥抱还是放手,最终的目的,不过是让这颗心活得舒展些,再舒展些。


——某个终于学会和矛盾共处的普通人
(今天也在努力不做感情的赌徒呢Ciallo~(∠・ω< ))